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黑龙江有个“牡丹”江

——朱毅江书画学校博客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朱毅江,中国牡丹书画院名誉院长,中国国家书画院副院长,省书协会员,齐市书协副秘书长。师从书法泰斗张迪、中国著名书法家高惠敏(阿敏)、中国著名花鸟画家徐湛。书画印被《人民日报》等数十种报刊发表,传略、作品被收入《中国书画家大辞典》等近百部辞书中,作品多次在国内、国际书画大赛中获奖,赴日本、韩国、新加坡展出,作品被黄河书院、牡丹画院等收藏,出版了《中国著名书画家——朱毅江作品集》,被授予“中国百名实力派行书名家”、“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杰出传承人”。朱毅江博客:zui.mo2007.blog.163.com

朱毅江[鹤城]博文《过年的记忆》被《文学园林》网站转载  

2010-01-29 23:17:53|  分类: 博主随笔(童年)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 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首页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http://www.xgfhx.com/2009/1225/11310.html

文学

艺术

校园

教育

学术

人文

综合

专栏

文集

会展

阅读

赛诗

公告

关于

排行

荣誉

论坛

博客

留言

投稿

赛事

朱毅江[鹤城]博文《过年的记忆》被《文学园林》网站转载 - 醉墨(书画学校) - 鹤城——毅江书画学校
朱毅江[鹤城]博文《过年的记忆》被《文学园林》网站转载 - 醉墨(书画学校) - 鹤城——毅江书画学校
朱毅江[鹤城]博文《过年的记忆》被《文学园林》网站转载 - 醉墨(书画学校) - 鹤城——毅江书画学校
朱毅江[鹤城]博文《过年的记忆》被《文学园林》网站转载 - 醉墨(书画学校) - 鹤城——毅江书画学校
朱毅江[鹤城]博文《过年的记忆》被《文学园林》网站转载 - 醉墨(书画学校) - 鹤城——毅江书画学校 朱毅江[鹤城]博文《过年的记忆》被《文学园林》网站转载 - 醉墨(书画学校) - 鹤城——毅江书画学校

首页文学文学园林散文亭榭

过年的记忆

2009-12-25 14:55:13 作者:朱毅江 来源:新国风华夏网 浏览次数:14

过年的记忆

朱毅江

    “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,过了腊八就是年;腊八粥,喝几天,哩哩啦啦二十三;二十三,糖果粘;二十四,扫房子;二十五,冻豆腐;二十六,杀年猪;二十七,宰公鸡;二十八,把面发;二十九,蒸馒头;三十晚上熬一宿儿;初一初二满街走。”日前,当我看到儿时曾唱过的过年歌谣时,眼前立即浮现出了儿时过年的情景。

    我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,三年自然灾害后,当时国家经济状况较为落后。我童年时,特盼过年,因为每年春节,我们都能穿上一身新衣服,吃到平时吃不到的好吃的。当时几乎每个家庭都有好几个孩子,几乎所有家庭孩子的衣服都是大的穿小了,传给小的穿,孩子们平时穿的衣服几乎都是带补丁的(衣服破了补块布)。只有春节时,父母才会给每个孩子买一身新衣服。我们男孩儿既盼望能穿上新衣服,又不好意思先穿新衣服出门,年年都和小伙伴儿约好三十那天穿上新衣,初一一起去拜年,穿早了是会被其他小伙伴儿们笑话的。要说小时侯过年吃的好吃的,现在的孩子会不以为然。现在早晨卖大果子(油条)的到处都是,而我童年时,从未吃过买来的大果子。在我记忆中,好象没有卖的(我童年基本是在农村和郊区度过的)。年三十,一大早,父母为我们发完新衣后,就开始和面,里面要加点矾,炸的大果子,我们叫炉箅子果子(圆形的,中间用刀割几道缝),还有土豆盒、丸子、面蛤蟆(面里和鸡蛋清及盐),菜有茄子干儿炒肉、蒜苗炒肉、酸菜粉炖猪肉,鸡呀、鱼呀,还有酸菜肉馅儿饺子,那时虽没有新鲜蔬菜,但上述美味佳肴如果家里不来客人或赶上节日,平时那样都吃不到。没等正式开餐我和哥、姐,左一口、右一口,已偷吃的差不多了,等正式开餐,我们不吃个小肚溜鼓决不下桌。春节期间,一改平时一周能吃一顿细粮(大米、白面)的现状,天天细粮。春节过后再吃粗粮。哇!直拉嗓子,那时特渴望:啥时能天天吃细粮呢?

小时侯,家里经济状况不是很好,但每年春节父母都会提前为我们买几挂小鞭(爆竹)。我和大我几岁的哥哥自己存放自己的小鞭,一般情况下,是将鞭存放在炕席下,我放在炕头上,哥哥放在炕头下,炕热后小鞭在燃放时会清脆悦耳。存放的鞭炮对我们有强大的吸引力,我和哥哥会偷摸摘下几个叮当放完,再偷摸弄几个下来燃放,没等到大年三十,小鞭几乎被我们放完了,我们只得将平时为家里购买酱油醋剩的零花钱支出部分去购买小鞭,除夕之夜放他个整挂的,还不过瘾。初一拜年,回家的路上还要拣一些除夕之夜别人家整挂燃放个别未点燃的鞭炮,与小伙伴比谁拣的多,燃放技艺高超。我受电影《带响的弓箭》启发,用皮筋当弓,用高粮杆做箭,将子弹壳固定在高粮杆头上,将小鞭放入子弹壳中,拉开弓,由其他小朋友点燃小鞭,我一松手,小鞭会在天空中炸响,此举立即在小朋友们中普及开来。为了显示自己的放鞭绝活,我将炉钩子烧红,将自己自制的十分喜爱的木制六轮手枪嘴烫个洞,将小鞭放入其中点燃,本想创造出像真枪射击的效果,没想到小鞭一响,枪嘴儿被炸裂,成为小伙伴们的笑柄……

儿时过春节已成为遥远的回忆,但我永远不会忘记童年时那浓浓的“年”味。

相关文章

    上一篇:一方红土地

    下一篇:又忆老屋

    过年的记忆
    " type=hidden name=content>

    [错误报告] [推荐] [收藏] [打印] [关闭] [返回顶部]

    最新图片文章

    最新文章

    关于我们 | 网站动态 | 联系我们 | 相关法律 | 加盟我们 | 广告服务 | 友情链接

    本网由"中国作家协会主管,中国萧军研究会主办,中国社科院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会,

    文化部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参与主管的新国风编辑部以及华夏五千年(北京)文化发展中心共同打造."

    地址:中国北京东城区朝阳门北大街一号新保利大厦9层 邮政编码:100010 电话:010-84193461

    华夏五千年(北京)文化发展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50367

      评论这张
     
    阅读(161)| 评论(6)

    历史上的今天

    评论

    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     
     
     
     
     
     
     
     
     
     
     
     
     
     

    页脚

   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